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范文精选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范文第1篇

本课题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快速提高,提高了教学质量。

1.重新认识了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反复学习,科研教师对以往“课程资源就是教材”的错误认识有了可喜的转变———“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乡土资源、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网络资源。其中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方面的资源(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拓展,我们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适当地选择乡土资源,共同构建师生的知识平台,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地理观、环境观和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丰富充实了学校地理资源库的材料积累。

2.认识了地理知识既有静态的特点也有动态的特点,进行教学时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静态的地理知识就是比较稳定、较少变动的基础知识,而动态的地理知识一般具有时代感,因其具备了当前的社会价值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比如说人口问题、城市化过程、环境生态保护等,往往在讲述这些知识的时候要列举数据、资料和图片等,以达到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和实证性的目的。一般来说,授课内容往往是以静态的知识为主,动态的知识为辅,并要不断地更新陈旧过时的动态学科内容,广泛吸纳地理科学的新知识和技术。

3.资料的搜集整理增加了地理教师的知识底蕴。一位优秀教师之所以吸引学生,不仅仅在于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出众的教学技艺,更在于他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地理问题如果能够用相关的知识来描述,加以渲染、烘托、分析,可以让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充实、丰满。通过访谈和收集、整理资料,研究课题的教师变得更博学多才了,更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教师自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专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逐步由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成为教学—研究复合型教师。

1.课堂渗透整合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抛出乡土地理知识,然后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会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媒体的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制作资源包,设计出精彩的课件,把高效、优质的课堂奉献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寻求者,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3.摸索出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举行以乡土地理知识为主题的专题活动,通过竞赛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赛、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得会问、敢问、爱问,从而获得认识社会和创新实践的方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4.学会利用课外校外地理活动充实课堂教学。校外课程资源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拓展,可以把地理教学的场所适当转移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让学生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他们针对某一个地理问题、地理现象,亲自动手实验及参与调查、考察研究,从而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充实自己现有的地理技能。

初中地理范文第2篇

第一,地理教师要做足、做好地理活动,这是活动教学的关键。课标指出,活动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地理概念、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基础。开展活动,对提高学生观察和获取信息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遗憾的是,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在黑板上“做”活动,也能应付考试,忽视了地理活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地理的悲哀。这种地理不见“地”的教学方法,完全失去了地理本味,应彻底摒弃。应该说,现行地理教材,在如何让学生学好地理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编者在《与同学谈地理》中就介绍了怎样学好地理,这就提醒我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方法。遗憾的是,编者的苦心没有被部分教师理解。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强调知识内容的记忆而不问知识的来龙去脉,插图被忽略了,地理图册被冷落了,过程叙述被简化了,甚至只发一份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动活泼的内容变成了干巴巴的知识堆砌。学生呢,则死背概念硬记位置,作业抄答案。如在地球的公转教学中,教师只让学生识记教材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如果变换地轴倾斜方向、南北极,让其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公转方向,二分二至,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干脆照搬,或胡乱标注,或一片空白,相当郁闷。相反,学生如果通过活动掌握地球运动的概念及其意义,就能有效地加以答题,上述的情况应当可以避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挖掘概念规律的内涵,从地理现象和地理实事中抽象出概念、成因、规律,在活动中理解掌握概念、规律。中国有句成语叫格物致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走进地理,感受地理,爱上地理。第二,地理活动重在“动”,贵在“活”。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认识水平重在“感知”,他们的活动需求大于活动能力。这就要求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既动手又动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如在学习亚洲自然环境时,组织学生勾画亚洲轮廓,或描红,或临摩,或绘制,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同时,在图上标注地形、河流、气候,标上经纬线、海陆分布等。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作业,给学生竞争的平台。活动中,还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机会。为什么没有画好、标对,有什么不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不断完善,最后让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在玩乐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碰撞中提升,在实践中完善,在有趣的活动中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第三,注重激励教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记得在制作简易地球仪活动时,不乏有不尽如人意的作业:有地轴直立的,有地轴倾斜角度严重失误的。这时,教师不应一味地批评,或者视而不见。在指出不足之处的同时,更应加以肯定,表扬其独立完成作业,表扬其重视地理活动。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后面的活动课中,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分配好小组,选好组长,布置好各组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充分发挥组内资源,开展小组竞赛,评选最佳作品,最佳发言人,优秀组员,优秀组长,群策群力,有效推进地理活动的开展,升华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效果,启迪学生的思维。此时,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注意梯度,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如:英国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如何利用这一气候资源?英国农业生产中,畜牧业发达与气候有何内在关系?通过探究活动,既让学生扎实掌握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又使学生体会到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具有密切联系。第四,活动内容要生活化。“有用即真理”,“教育即生活”。活动要联系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或熟悉的例子作为活动问题的切入点,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把知识和实际生活体验建立联系,加强对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学习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时,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到城里各大宾馆前台了解东京、伦敦、北京等城市的时间差异,在世界地图中找出这些城市的位置,真正理解“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的含义。又如暑期夏令营活动时,19时天才暗,而冬至日前后不到18时,已是暮色沉沉,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且有生活感受。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理公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开展地球公转的演示活动,扎实掌握由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产生昼夜长短变化这一地理现象。此外,地理活动中要注意避免重结论轻过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二、地理活动课教学的限制性因素与对策

1.地理活动课教学的限制性因素

(1)据了解,部分学校非地理专业教地理的老师在教研课内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其中部分教师缺乏理论知识,难以与活动内容相联系。地理活动教学是一项难度较高,较难把握的教学内容。地理活动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还需要将理论与活动内容有机结合。由于教师专业理论的欠缺,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准,出现了活动教学方向与宗旨的偏离。活动只局限于表层,出现乱哄哄现象,蜻蜓点水,不能深入,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功底。

(2)缺乏高质量的活动方案。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活动方案还是来源于教材或教师用书。这一途径的活动方案,一是数量少,不完全切合当地实际;二是时代性不强,课堂开展起来较困难。此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活动方案来源于网络、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等。这方面来源的方案许多是不够典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材取舍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遗憾的是,这两种能力部分教师还不具备。

(3)地理活动课教学互动失衡,部分学生失去话语权,失去动手操作机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看,教师更愿意与成绩好的学生互动;从小组成员互动来看,好学生互动的多,后进生只有看的份。由此可见,地理课堂活动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存在着有失公平的现象。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不仅失去与教师互动的话语权,而且在情感上容易形成挫败感。

2.解决对策

(1)教师要吃透理论,提高驾驭活动课的教学能力。地理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及其效果,不仅受学生学习能力及学生习惯的影响,更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学体验。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技能。教师要面对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教学环境,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分析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驾驭活动课教学的能力。

(2)合理设置活动内容的难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学生参与与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把握活动设计的难易度,根据学情,做到难易适中。活动内容过于简单,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积极性;过于艰深,脱离学生己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会使学生无从探究,挫伤其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同时,要把握活动问题设计的跨度,调动学生思维,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真正达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教师要精选一些高质量,具有典型性的活动方案,提高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多投入,多下功夫,多读书,通过广泛阅读充盈自己,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活动开展要提供学生思维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要突出启发性,要体现综合性,要有较强的实践性。

初中地理范文第3篇

1.1学校忽视地理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初中地理并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要科目,这是国家政策规定的。由于初中地理的成绩并不能计入升学考试成绩中,因此导致很多学校多没有很好地重视地理这门课程。学校的不重视导致老师上课时处于应付状态,不会认真进行备课和讲授,很多重点难点知识都知识稍微提一下,并没有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地理成绩也不断下降。另外,在一些学校中,地理课通常是用来当做自习课,学校没有安排好地理老师进行教学,这使得地理课成为语文数学之类课程的附属课,或者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并不十分愿意主动完成,这使得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课堂气氛的形成。

1.2考试中出现更多难题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而不断推进,地理考试的题目更加综合化。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理解,初中地理原本只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然而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升学考试地理题目更加专业化。对于一些地理难点考试时更加深入,比如时区的计算和世界气候的形成原因,这些考题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都无法利用自身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疑难解答,影响了学生的地理理解能力。

2.对策和措施

2.1改变教学方式

比起讲解,初中地理需要更加直观的演示。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地图化”教学,选用一些直观图片,结合地球仪和挂图,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这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老师也能够通过教具来补充本身所缺乏的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老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以及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2学校提高对地理的重视

学校应该提高对地理的重视程度,确保老师能够利用每一堂地理课对学生进行教学。学校对地理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对初中地理的重视。另外,学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推动课堂气氛的形成,确保老师能够和学生更加直接地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校也可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看法,并且针对老师地理教学和学生地理学习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2.3改进评价机制

初中地理可以作为升学考试中的一门课程,计入考试总成绩。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堆地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地理的学习,改变原有的忽视态度。改变评价机制,提高初中地理的地位,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推动老师对初中地理改变原来的态度。初中地理一旦作为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多,因此老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水平,尽力为学生解决问题。

2.4创设地理情境,进行情感教学

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收集好地理资料,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创设地理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并加以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需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进行情感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学习地理。创设地理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为升学考试打下基础。

3.小结

初中地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地理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地理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教材处理

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一个明显之处就在于删去了一些难点、繁点,而相应地增加了大量的活动题和资料。但在教材处理上,对于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或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不提,避而不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合理整合教材、发掘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本宣科。因此,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在课后机械般地做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2.教学方法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

3.教学评价

农村中学在教学评价方面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一方面是教师的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等;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仍停留在一张试卷上。

二、造成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相关因素

1.教师素质与新课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第一是专职教师较少。第二是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安心地理教学,专业思想不牢固,认为地理是“副科”,缺乏钻研动力。第三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同时也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第四是部分教师、特别是老教师还没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农村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障碍

第一,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第二,农村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见识少,知识储备也少,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第三,农村经济水平、生活条件较差,青少年活动场所及社区机构也很少。

3.农村学校教学用具残缺不全

大多数学校的教具要靠地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很难使电化教学走进地理课堂。4.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较少

三、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1.科学地使用教材

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农村学生的具体状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再创造,重新组织教材,创设教学的理想情境。例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灵活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删,或者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图像。地理课本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书中有许多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漫画、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等。这些图像蕴涵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图,并从图像上获取信息,是地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增加大量图像的出发点。

2.注重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

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也应不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关键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

3.丰富和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包括旨在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开发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地理课程目标,为地理教师提供各种教学素材、案例、条件和手段,更好地贯彻地理教育思想;要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科深度。作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更应尽可能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资源,借助各种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活力。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等,也可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模型。例如在学习“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做镶嵌式小地球仪,既弥补了课堂教具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②教师可以结合热点新闻与教学内容,整合提出探究性地理问题。③重视学校小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服务于教学。

4.评价方式上关注过程性评价

初中地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新课程改革;现状;对策

从自然到人文,从人口到资源,从中国到世界,初中地理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通道。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这需要我们探讨有效教学的对策,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知识。

1有效教学的特征

1.1教学效率高。

师生互相配合完成教学目标所用的时间短,投入精力少,完成教学任务速度速度快。

1.2教学效果好。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理解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难点,知识点掌握牢固,学会举一反三,不仅有知识的收获,还有能力的提升。

1.3教学效益显著。

有效的地理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的能力,而且在课堂中所学的地理知识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到生活中去,课本知识与实际需要接轨,增强生存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2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与问题

教学当中有预设有生成,但是预设和生成往往存在差距。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还不完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课堂偏离教学目标:

新课程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三维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但是有的课堂没有达到三维目标的教育要求,只注重了对知识的灌输,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技能开发不够,缺乏对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的培养。

2.2学生探究性不够:

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内容应该丰富多彩,但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讲课只讲概念,知识点,缺乏的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探究性不够。比如,在讲地球仪让同学们通过地球仪认识世界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乒乓球,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按照地球仪在乒乓球上画出经纬线,找出南北东西半球,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同学们在探究中就认识了地球,既方便又高效。

2.3对课本高度依赖:

“万变不离其宗”,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和根本,但是过度依赖课本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兴趣的激发。学生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且初中生阅历浅,见识少,仅通过课本的介绍和图片可能不会完全理解,此时教师和学生不能高度依赖课本,应该通过浏览书籍,上网查阅等方式开展学习。

3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对策探讨

3.1正确认识地理教学目标:

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一定的地理知识,了解人口与自然的关系,还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生存技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活中时刻可见地理知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不仅在环境和气象方面存在差异,在饮食和文化上也各有不同;给在外国生活的亲戚朋友打电话需要注意时差;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人口和资源状况,节约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等等,都是地理的教学目标。当学习和兴趣一致,当知识和需要吻合,学生们学习起来才有动力,才能把知识学会,学好,才能灵活自如的掌握和应用。

3.2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指导性文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教师备课、上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的依据。教师应该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人教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介绍所在地区的资料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然后让同学们收集身边的资料,利用地理学习的方式方法,同学们可以自主探究某一课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3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涉及的方面广,问题多,与实际联系密切,教师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依据实际情况创设类似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部分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在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时,可以穿上少数民族的服装,唱一首民歌或者跳一段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让同学们对这个民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进行深入的学习,剖析重难点。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也越来越普及和常见,教师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图片的放映,配合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刺激学生们的好奇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资料展播,丰富学生们的见识,增长课外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3.4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学生也需要鼓励。课堂上的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自觉遵守纪律,课下的乐于助人,热爱集体都应该给予适时恰当的鼓励和称赞。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还能够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带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纪律氛围,更利于班风和校风的建设。综上所述,教师要认真钻研有效教学的方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地理,学会地理,学好地理。

参考文献

[1]郭晓,杜伟.关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9):139.

[2]徐燕.初中化学实践题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2(3):100.

[3]孙一富.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与对策[J].俪人:教师,2015(2):119.

[4]赵红玲.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4(8):146.

[5]郭晓,杜伟.关于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9):139.

友情链接